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政策组合拳产生连锁效应:中国资产爆发

来源: 中国金融网  2025-03-18 09:12:25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捷

    2025 年 3 月 17 日晚间,美股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道琼斯指数微幅震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却异军突起,盘中涨幅突破 4%,创下自 2022 年以来的阶段性高点。伴随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直线拉升、离岸人民币汇率收复 6.99 关口,一场由政策驱动的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浪潮正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涟漪。

    政策组合拳点燃市场热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成为本轮行情的导火索。央行宣布创设消费专项再贷款,对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贷提供 80% 本金支持,预计降低融资成本 0.5 个百分点;发改委明确将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2025 年计划改造城中村 1200 个,带动家居消费增长 20%。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A 股消费板块估值修复明显,白酒行业市盈率从 18 倍回升至 22 倍,家电龙头企业订单量环比增长 15%。

    这种政策协同效应正在重构市场逻辑。招商证券测算,若消费增速提升 2 个百分点,可拉动 GDP 增长 0.8 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央行与财政部联合推出的 “证券互换便利 + 股票回购再贷款” 组合工具,首期规模达 8000 亿元,直接激活资本市场流动性 ——2024 年类似政策曾推动 A 股单日成交突破 1.2 万亿元,此次工具创新或引发更高量级的资金流入。

    外资布局转向消费新蓝海

    高盛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偏好正从科技股向消费板块迁移。过去三个月,海外资金净买入消费类 ETF 达 120 亿美元,远超科技股的 45 亿美元。这种转变源于三重逻辑:

    估值修复空间:消费板块市盈率已压缩至历史百分位 25%,低于科技股的 40%。

    政策红利释放:育儿补贴制度试点城市消费券乘数效应达 3.2 倍,母婴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 28%。

    需求结构升级:银发经济催生万亿级养老市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覆盖城市社区 30%,带动健康消费增长 15%。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 Laura Wang 指出,消费板块正在复制 2024 年科技股的价值重估路径。当 AI 算力革命与消费刺激政策形成共振,中国消费市场有望诞生年复合增长率 12% 的投资赛道。

    全球资本博弈中的中国机遇

    面对美联储 “超级央行周” 的鸽派信号,全球资本正加速流向中国资产。2025 年 2 月,外资持有 A 股流通市值占比升至 5.8%,创三年新高。这种资本流动背后是三重确定性:

    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或于 6 月降息,而中国央行通过结构性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美利差倒挂收窄至 150 个基点。

    产业链重构: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推动中国在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溢出效应,吸引主权财富基金加大配置。

    制度型开放:QFII 额度扩大至 1.2 万亿元,沪伦通双向扩容,外资参与 A 股衍生品交易权限进一步放开。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资产在全球资本配置中的权重已达 8.2%,较 2019 年提升 3.5 个百分点。德意志银行预测,若 MSCI 中国指数权重从 5.2% 提升至 10%,将带来 2000 亿美元增量资金。

    风险提示与未来展望

    尽管中国资产表现亮眼,但潜在挑战不容忽视:

    债务压力:居民杠杆率升至 63.5%,消费贷不良率 1.9%,需警惕过度加杠杆风险。

    政策落地节奏:结构性工具传导效率需验证,部分三四线城市消费券使用率不足 50%。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盈利。

    展望未来,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将呈现三大趋势:

    数字化深化:AI 技术渗透消费场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估值溢价持续扩大。

    绿色化转型:碳普惠平台用户突破 2 亿,绿色消费贷款余额年增速保持 30% 以上。

    国际化提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 100 国,熊猫债发行规模突破 5000 亿元。

    在变革中把握时代机遇

    当美联储降息周期与中国经济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资产的爆发不仅是短期政策刺激的结果,更是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投票。从科技革命到消费升级,从制度型开放到产业链重构,这场价值重估正在重塑全球资产定价体系。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 “政策底 — 估值底 — 盈利底” 的传导逻辑,比追逐短期市场波动更具战略意义 —— 毕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资产已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 “稳定锚” 与 “增长极”。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央行一揽子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将产生积极作用

      2024年10月17日17时07分
    • 国开行出台政策“组合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2020年03月05日17时37分
    • 六大银行10月12日将启动一项重要的政策

      2024年10月07日10时02分
    • 新三板精选层将推政策"组合拳"

      2020年07月29日09时22分
    •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打出政策组合拳 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2022年06月06日17时31分
    • 七国集团承诺使用"所有合适政策工具"促增长

      2020年03月04日10时56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